江南电竞app测评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殷孟波货币金融学第4版pdf课后题库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1-24 15:15:02来源:新闻资讯

  本文为节选,源自攻关学习网完整版,题库包含历年真题及各章节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可模拟考试。

  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最后贷款人能发挥以下作用:①支持陷入困难的商业银行及别的金融机构,以免银行挤提(或叫挤兑)风潮的扩大而最后导致整个银行业的崩溃;②通过为商业银行办理短期资金融通,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给量,传递和实施宏观调控的意图。

  直接标价法即对一定基数(1或100等等)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于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即以少数的本国货币单位的基准,用折合成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目前,英美等几个少数国家使用。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汇率变动的重要的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明显的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即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变量符号下标为0、1分别表示基期及当期,PA1/PA0、PB1/PB0分别代表两国在当期的价格相比基期的上着的幅度(即在此期间的通货膨胀率)。该式即为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应用价值,因为它避开了前者过于脱离实际的假定,并且通胀率的数据更易于得到。

  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的价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贸易者的套利行为会使得同一种可贸易商品无论在啥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外,其价格都是相同的。所谓可贸易商品是指套利活动能使其地区间的价格差异保持在较小范围内的商品。根据此定律,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货币单位不同,同一可贸易商品以不同货币表示的价格经过均衡汇率的折算,在数值上相等。用公式表示为:Pa=e·Pb(Pa、Pb表示同一可贸易商品在两个国家的价格,e表示两国货币的汇率)。

  一价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金块主义者J. 威得利首次提出的概念,它反映了一种国际商品的套利条件。一价定律的成立基于自由贸易的严格假定,即商品与服务能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这一定律的意义在于现实中自由贸易的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满足,因此国际间就会产生商品套购,套购者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低价国购买,运到高价国出售,从中获取无风险套购利润。一价定律与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是绝对购买力学说的前提之一,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提供基本的绝对形式,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说是一价定律的翻版。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觉得应放松银根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回购协议或央行票据),从而将基础货币投放出去,直接增加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公开市场操作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越性:①主动性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目标是调节货币量或利率而非盈利,所以它可以不计证券交易的价格,从容实现操作目的,自主性很强,不像再贴现政策那样较为被动;②灵活性强。中央银行可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并且买卖数量可多可少。如发现前面操作方向有误,还可立即进行相反的操作;如发现力度不够,可随时加大买卖的数量;③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④具有告示效应,影响范围广。

  公开市场操作一定要具有以下三个条件才能顺利实施:①中央银行一定要有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实力。②要有发达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可买卖的证券种类一定要达到一定规模,经济主体的理性化程度较高,有完善的政策传导机制。③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相同时,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收益率曲线(又称“回报率曲线”)作为描述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工具。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关于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流动性升水理论。①预期理论是指投资者的预期决定未来利率走向的一种理论。假设:不同债券完全可替代,投资者并不偏好于某种债券。该理论认为,远期利率等于市场整体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②市场分割理论又称期限偏好理论。其假设前提是:不同期限的债券不是替代品,不同投资者会对不同期限的债券具有特殊偏好。而且一般来说,人们会偏好期限较短、利率风险较小的证券;③流动性升水理论是在综合上述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在假设前提下对上述两个理论进行了综合与折中: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是替代品,但并不完全可替代,要让投入资产的人持有风险较大的长期债券,必须向其支付流动性升水以补偿其增加的风险。

  名义利率是指央行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名义利率是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存款。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计提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另一部分是商业银行依据自己经营决策和运营需要存入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大多数都用在清算和提取现金。它不仅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前提和制约因素,也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危机的制度性安排。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是呈反方向变动的。当某个国家对定期、活期存款分别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时,两种存款之间的转化比率也将通过影响法定准备金的提缴额进而制约存款货币的派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