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市场迅猛发展 各厂商争打组合拳
来源:变频驱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发布时间:2024-01-20 17:57:38

  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技术,它的出现已有几十年,但其真正发展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而最近几年间,MEMS的发展可用“迅猛”来形容。市场调查与研究Yole Developpement的研究报告说明,2012年全球MEMS市场规模将达115亿美元,相比2011年的增长幅度约为12.7%。此外,Yole Developpement预测,未来六年MEMS市场都将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市场需求量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20%,平均年收益增长率达13%(见图1)。

  面对如此蒸蒸日上且潜力巨大的市场,半导体业内的各路厂商推出了那些新的技术以抢得市场先机?目前MEMS技术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和挑战?哪些应用领域将会是接下来的发展热点?通过访问走在MEMS领域前列的几家国际厂商,本文将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MEMS涉及的产品领域极其丰富,从大家所熟知的加速度计、陀螺仪、地磁传感器等惯性传感器到微流量器件,从MEMS光学器件到无线器件。在MEMS市场整体增长的背后,所有的领域的发展状况却不完全一样。根据Yole Developpement的研究报告,未来分立惯性传感器市场增长将放缓,取而代之的是组合型的传感器产品。组合型的传感器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这一市场在2011年的规模约为1亿美元,而到2017年该市场预计达17亿美元。在这剧增数字的背后,迅速增加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类产品自然功不可没。

  为了保持在消费电子设备上的领先位置,意法半导体推出了一系列的组合型传感器产品。LSM330就是一款拥有可自定义运动识别功能的微型六轴传感器模块,该模块整合一个三轴陀螺仪、一个三轴加速度计和两个嵌入式有限状态机,这两个可编程电路可在模块内部实现自定义运动识别功能。LSM303D则是集成了加速度计和磁传感器,在功耗和分辨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和意法半导体的加速度传感器保持了同样的封装,仅为3mm*3mm。值得一提的是,另一款今年推出的新产品LSM333D在一个封装内整合一个三轴加速度计、一个三轴陀螺仪和一个三轴磁力计,达到9自由度(DOF)惯性感应功能。

  组合型传感器产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这对于不断追求低功耗、小体积的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有着更深刻的意义。在此,我们一定要提及另一家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公司InvenSense。该公司近期发布的一款集成了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陀螺仪的六轴组合传感器尺寸仅为3mm*3mm;在1.8V供电电压下,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低至6.1mW,可以说刷新了组合型传感器体积和功耗的新纪录。InvenSense市场营销副总裁Ali Foughi指出,相比竞争对象,这款产品型号为MPU-6500的动作感测追踪传感器体积减少了33%、功耗更是降低了将近60% 。在九轴方面,InvenSense目前拥有的产品是MPU-9150,该产品整合了两个芯片:一个是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器的MPU-6050,内建可处理复杂九轴运动感测融合算法的数字运动感测处理器(DMP);另一个 是三轴数字电子罗盘AK8975。

  当各大厂商积极应战六轴、备战九轴之际,十轴传感器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所谓“十轴”,即在原先九轴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压力传感器。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惯性导航一般局限于平面导航,而如果引入压力传感器则可通过感知大气压力的变化增加导航的精确度。

  ADI近期推出的10自由度高精度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ADIS16480就是一款加入了压力传感器的多轴传感器产品,它在在单个封装中集成了一个三轴陀螺仪、一个三轴加速度计、一个三轴磁力计、一个压力传感器和ADI的ADSP-BF512 Blackfin处理器。ADIS16480采用了一种扩展式卡尔曼滤波器(EKF),能持续融合传感器输入以提供高度精确的定位信息。虽然目前普通的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可能并不是特别需要这么强大的性能,但在某些应用方面这是非常必要的,诸如军事和商业飞机导航、无人车辆、移动式平台定位和工业机器人等要求实时定位但却存在持续运动并且具有复杂、动态特点的系统中。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受到各国重视,国内外主要汽车公司均有热情参加,并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纯电动汽车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不断出现,硬件及软件技术持续进步,产业链不断完善。

  情况做一个简单分析、我先扔块砖、如果大家有玉的话可绝对不能客气、尽管砸过来……随着近两年商品住宅

  2021年美国CES消费电子展首次在线上举办,这限制了包括谷歌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新产品的展示,但是计算机芯片行业仍在

  。包括AMD、英特尔和英伟达在内的芯片巨头都发布了最新的芯片产品用于支持下一代计算机的

  方向,为各行业带来创新活力,助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开源AI技术平台,则是AI技术大范围的应用至各行各业核心推动力

  10月15日,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2020—2021年中国短视频/直播声卡设备领域应用

  从零起步,仅几年时间,佛山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预计今年将破1200亿元。

  和经营战略实施的 资金需求,逐渐增强公司资本实力,提升盈利能力,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作为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作为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作为传感器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及传感器业务总监Jérémie Bouchaud指出,在今后5到10年内,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仍然是

  传感器的汽车电子,和我们正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城市都是需要大力挖掘的

  器件最早的批量实际应用源于汽车电子产业,但随着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消费电子已经成为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需求的加速释放,以及人口红利的日渐衰退,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迎来了

  智能照明这一概念在业界已经提出多年,在物联网技术、以无线和手机技术为中心的移动互联技术

  ,配送行业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据官方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快递服务从12年以来增长了605%,业务量达400.6亿件,预计2020年,将突破700亿。

  目前,河南省通用航空机场经国家批准建设的有12个,正在筹建的有18个,整体上进入了快速上升期。但河南省通用航空产业

  可以在紧凑的尺寸内麦克风提供高性能和保真度及可靠性,适用于便携式设备。本文介绍了

  ,与传感器技术的加持密不可分,未来我国只要解决技术、人才等四方面的难题,就能推动机器人传感器走向成熟。

  诞生了慢慢的变多的安防产业园。这些产业园的建成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安防产业的跨越式

  ,助力更多中国安防公司实现新的突破,也会让我国安防行业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地提高。近年来,在中国安防

  的当下,要实现更高效、更人性化的AI,需要的不单单是架构、算法,还有帮助AI成型的基石,即AI芯片。作为人工智能得以运行的载体,AI芯片的

  受人口老龄化和劳动成本增长影响,中国工业自动化需求愈发旺盛,工业机器人迎来

  移动网络,这短短的26年间,我们见证了移动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从以摩托罗拉掀起的大哥大潮流到全球前十智能手机中国占据大半江山,从“七国八制”的纷乱局面到通信设施商四大玩家“中华爱诺”中国占据两个席位,见证了中国通信业的

  的下一个增长点,同时传感器产业都将面临着其原始功能以外的两大主要挑战。

  技术的器件也应运而生,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就有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光开关等等,它们有着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中国机器人产业推进大会上发布的众多政策不仅是对产业的进一步扶持和相关规划的落实,更透露出一个信号:有别于以往的产业政策,在机器人产业顶层规划和推进上,国家各部委形成产业共识,本着产业

  起来,是微电路和微机械按功能要求在芯片上的集成,基于光刻、腐蚀等半导体技术,融入超精密机械加工,并结合材料、力学、化学、光学 等,使一个毫米或微米级别的

  ,人们都把目光转向了智能家居,如果说城里人真会玩儿,那“智能家居”一定让你“玩儿”的大开眼界…

  竞争日益白热化,Xilinx、 Altera、Lattice、Microsemi、Achronix以及京微雅格等FPGA

  元件测试效率,减少成本和测试时间,并促进不同制造商之间的产品互通性。美国国家标準与技术研究院(NIST)稍早前推出新的测量工具,能协助

  AMS(模拟混合信号)技术赛灵思不同于其他公司的一个关键技术,而且也是让赛灵思客户在

  光伏行业仍处困境,但看到了解困希望。《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多部门正酝酿打出政策“

  产业与世界的差距也不算太大,甚至某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独创性贡献。近年来,投资

  在电视机中加人微处理器(MCU),各种人工智能化彩电完全替代了老式电视手动(机械式)控制和记忆方式。随着电视专用

  软硬结合成最大利器 据台湾新闻媒体报道,去年广达董事长林百里一席“我从不随波逐流、不做重复的东西,我不去蓝海,因蓝海终会走到red sea(

  盟主 佳世达(2352)旗下明基总经理姚鸿州今日中午表示,今年仍以LED产品为

  产业已经酝酿向晶圆级封装(WLP)技术转变,而这一转变的部分驱动力则来自于

  10年前,对于正在寻求向数字家用产品转型的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公司而言,数字芯片,例如解调或音/视频解压缩芯片,曾是一个公司转型成